顯示具有 姚南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姚南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轉移麥當勞的1成消費 你應購買唐寶寶無毒麵的六理由

姚南宏

 2011年爆發的塑化劑事件,讓我看到兩件事情:

第一、統一企業選擇不道歉,顯見台灣消費者意識無法撼動大財團決策。

第二、無論你多討厭統一,在台灣很難完全杜絕統一企業相關的產品與服務。

我贊同雨蒼的部分論點,台灣已被財團主導

這事很明白,財團能在報紙頭版的那則批判它的頭條新聞底下,放上它想告訴你的事。
你有回頭想過,統一企業的營收與權力都是靠誰?

我們啊!

我從2011年至今聽過許多抵制活動,不過光是完全不進去統一超商消費,對多數台灣人來說,都是一個難題;即使你去了全家超商,還是會買到一堆統一企業產品。
民眾同時提供給企業與媒體經費,無論是電視台、報紙或網路的資金,有很大部分的比例來自於人民,這顯然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共通矛盾與惡性循環。

最壞的情況是:人民給財團錢►財團拿錢影響媒體►媒體幫忙財團對人民發布訊息►人民給財團更多錢。




我綜合在非營利組織與社群媒體的工作經驗,想到一個新的公式。

任何媒體都需要資金經營,非營利組織同樣需要款項運作,目前恐怕都得依賴企業,不少非營利組織甚至得接下許多政府的案子,才能維持生計。

雙方要如何跳過財團結合,改變台灣社會的現狀?我的答案是讓社群媒體協助非營利組織販賣公益產品,所得資金合理拆帳,讓雙方皆能維持營運規模。

為什麼我覺得此事可行?

1.2008年後,社群網站興起,在短時間凝聚網友共識的案例越來越多,頻率也漸次頻繁。 癮科技的作者奕之華在《年賺124億的統一,將食品安全難以進步的原因歸在消費者撿便宜心態,這會不會太微妙了一點?羅先生,重點其實是在於資訊落差呀…》 提到,「同樣一件事情,結果六家報導的觀點卻大為不同。很明顯看得出來東森新聞雲批判性最重,聯合報次之,至少在內容上比較緩和。至於中央社、中國時報這樣寫也大概猜得出來。比較意外的是蘋果日報,很明顯沒有他們本有的辛辣風格。」

《ETtoday東森新聞雲》這篇《統一總經理羅智先:消費者只想買便宜貨 食安難進步》 被按了6.1萬個讚。6.1萬個讚代表6.1萬次的按讚擴散,被點擊的次數肯定超過6萬人,而按讚數是一個無法做假(對有心人士來說,也比較難。)的數字。
社群媒體能在短短幾天就擁有超過6萬個讚,應是多數閱聽人對羅智先的說法感到不滿與反感,進而取得一個共識。

共識要如何轉化成我理想中的運作模式?

人民透過社群媒體購買公益產品►社群媒體與非營利組織拆帳►財團影響力被弱化,媒體完全對人民負責,可以拒絕財團買頭版►媒體與非營利組織獲得更緊密的連結與合作。


在麥當勞右昌店驅趕唐氏症顧客事件到了趨近尾聲時,我突然想到,若是台灣麥當勞或是統一7-11超商破百億的營業額中,有10%轉到非營利組織,那該有多好!

台灣近幾年的經濟景氣不算太好,民眾小額捐款的意願下滑,加上電子發票制度逐漸成形,對於非營利組織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若無像慈濟的雄厚體制,多會面臨募款困難。
唐氏症基金會成立了愛不囉唆庇護商店,讓唐氏兒賣自已製作的麵條,還有廠商捐出全台第一台的自動製麵機,協助他們製作麵食產品。

接下來,我想跟你說,應該購買唐寶寶無毒麵 的六個理由:

第一、唯有讓資金流動到非營利組織,才能監督財團。
即使每年都辦711無生意日,對家大業大的統一企業嚇阻力太小,羅智先的發言就是一個好例子,從麥當勞的案例來看,會因為趕唐氏症顧客事件,一輩子拒吃麥當勞的人,想必更是有限。

假如我一年吃5次麥當勞,把其中兩次的錢拿去買390元的唐寶寶無毒麵(唐寶寶『 愛不囉嗦 好運醬臨禮盒 』內有全麥麵條 3包 +涼麵醬 1罐 + 白醬油)或是其他公益產品。全台灣只要有10萬人響應,麥當勞將損失3900萬。 監督企業與媒體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原本你要付出的錢收走,他們才會更認真去思考社會大眾的反彈聲浪。

第二、你的購買行為有教育意義 如果你跟我一樣即將為人父母,購買唐寶寶無毒麵是一次教育孩子的機會。
你能告訴孩子為什麼麥當勞趕唐氏症顧客,大家會這麼生氣。你可以去翻閱《雜食者的兩難》告訴孩子麥克雞塊根本不是雞,美國法院形容麥克雞塊是怪物。

第三、讓媒體依賴公益產品的收入,絕對比依賴財團好。
若是公益產品唐寶寶無毒麵成了《ETtoday東森新聞雲》的重要收入來源,接著會發生什麼事情?

1.更多公益產品湧入《ETtoday東森新聞雲》,從按讚數的觀點來看,《ETtoday東森新聞雲》是能在72小時內凝聚近6萬讚的社群媒體,社群人員與行銷人員都比非營利組織更懂得與讀者對話。

2.其他媒體會開始模仿《ETtoday東森新聞雲》,這是我樂於見到的未來,台灣人把消費資金轉入一部分至非營利組織。

3.讓報紙與電視能拒絕在廣告版面被摸頭,也能避免前一天菲律賓官方野蠻射殺台灣漁民, 王永慶孫 賣茶賺銅板 長大才知爺是首富卻詭異地成為報紙的頭版頭。

第四、與其愛心捐款(給魚),不如幫唐寶寶把釣竿養壯。
購買公益產品與愛心捐款極為不同:

1.行為-純捐款會造成雙方權力思維的落差,帶有施與受的關係,回到生產者與購買者的關係更為健康。

2.動機-如我先前所言,購買公益產品能重組媒體、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三方關係。

3.好處-鼓勵非營利組織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同時監督非營利組織重視自身形象,因為大量消費者購買公益產品,也能要求非營利組織應該更為透明。

第五、改善非營利組織貧富不均的M型化,在《宗教團體法》永遠無法通過的狀況下,台灣人民應該用行動協助缺乏資源、有理念的非營利組織。


第六、唐寶寶無毒麵使用本土契作農場,照常理來說,會比統一企業有羞恥心。一位朋友提醒我,推廣公益產品必須連帶為公益產品負責,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我的想法很簡單,社群媒體在第一線面對讀者與網友,非營利組織也明白公益產品具有品牌與維持運作的雙重意義。

若是有一天,非營利組織的發言人說, 「廠商都在做價格競爭,消費者都只會去撿便宜,我不認為食品安全會有太大的進步。」

這個模式一定會被嚴厲的檢討,非營利組織發言人一鼻子灰的下台。 跟現在的狀況絕對不同。



唐寶寶無毒麵是我理想+夢想中,想在社群通路上推廣的公益產品。我的想法一定還有很多漏洞與bug,歡迎大家在文章底下直接給我意見,我會一一回應。

●延伸閱讀:

1.比統一安心比麥當勞窩心 唐寶寶用無毒麵愛台灣

2.我不笨!唐寶寶:語句簡單多講幾次我會懂

●作者姚南宏,曾以筆名gohole發表文章,目前為ETtoday東森新聞雲酷新聞社群編輯,社群編輯筆名為「GO」。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別把髒手伸進我的內褲 拒絕電信法T9閹割網路




智慧財產局先前拋出的「決戰境外」封網措施,我個人認為這是跳梁小丑的作為,既無法保護台灣本土的智慧財產權,又落得網路戒嚴的疑慮。


接著又爆發第二場鍵盤戰爭,電信法修正草案的第九條,「增訂電信事業對於利用電信網路向不特定多數人提供違反法律強制或禁止規定之內容,或有妨害公序良俗之內容之處置方式。」

想了解這件事情,去Google「電信法 鍾禎祥 NCC」,你會看到一則讓人笑不出來的笑話, 《電信法T9「誤鎖」境外網站怎辦? NCC:嗯...還沒想到》

《ETtoday東森新聞雲》記者鍾禎祥問NCC官員劉建成,「妨害公共秩序、善良風俗」標準為何,業者怎麼界定?會不會出現許多誤判情形?

劉建成強調「誤判情形確實會有。」並用租房子舉例,依照消費者和業者間的契約機制,當消費者違反契約內容時,業者可片面中止提供服務,相對,消費者也可循法律程序爭取自己的權益,這跟言論或資訊自由一點關係也沒有。

重點來了,如果被誤鎖的對象在境外呢? 劉建成聽完後,先是遲疑了一會兒,「這個問題…,我們還沒有想到。」

NCC終究跟智慧局一樣,幹了蠢事,把民怨沸水倒在自己內褲裡,接著「那裡」只會又紅又燙,因為「那裡」是人民對你的信任,相對地,人民也不會坐視政府閹割屬於群眾的網路。

另外,劉建成的說法讓我非常不以為然。

塑化劑風波爆發至今,你有看到哪個大品牌賠錢給消費者?若是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因管制而屢屢進入司法程序時,這樣的比喻不是最大的諷刺?

打開還沒被NCC封鎖的維基百科,我看到這段,「在高雄的一位王媽媽,買了醫生推薦給孩子吃的威敏,其中卻含有塑化劑,當她在網路上成立社團,想集結眾人的力量對抗藥廠時,卻反而被百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告強制和恐嚇。身為塑化劑的受害者家長,她們覺得很無助。」

台灣人民在塑化劑風波完全仰賴網路對抗財團,馬政府或獨立機關NCC別再妄想要拿「管制網路」試水溫,前總統蔣經國已在民國76年宣布解嚴,別鬧啦!台灣社會還有一堆問題等著處理,酒駕、經濟、外交、貧富差距、社會福利……

你摸摸你的乳頭告訴我,管制網路有這麼急切嗎?還是你只是擔心去賓館開房間或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被抓包?
老賊不死,只是轉世。我也來說說,對於電信法修正草案的憂慮。

第2項:「利用電信網路向不特定多數人提供之內容,經各該法律主管機關認定違反法律強制或禁止規定者,電信事業於技術可行時,應依各該法律主管機關基於法律授權之通知,停止使用網路、移除內容或為其他適當措施。」

第3項:「利用電信網路向不特定多數人提供之內容,妨害公共秩序、善良風俗者,電信事業於技術可行時,得停止使用網路、移除內容或為其他適當措施。」

我擔心政府這樣做。

1.若要隱瞞疫情時,可以搬出許多法條為藉口,移除掉所有的網路討論。

2. 網友通常對《精神衛生法》等法條不熟悉,我擔心政府以法條為藉口,「連坐」到真正關鍵的內容。

3.政府以此法將手伸進微型或大型網路媒體裡面,例如拿某知名部落客的清涼圖片為幌子(妨害風化),關掉其部落格,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他批評政府的言論。

這把T9大刀多好用?問問新加坡的政府吧!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遏止台灣反酒駕歪風投票 為何鞭刑拿下冠軍?

姚南宏

在此先感謝同業《蘋果日報》、NOWnews.com《今日新聞網》與中央社一起響應反酒駕,報導【反酒駕】推動修法重刑重罰粉絲專頁(以下簡稱反酒駕粉絲團)的投票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questions/418171871615333/

《ETtoday東森新聞雲》在各大社群網站(臉書、Google+、Line(請搜尋「#ettoday」)、新浪微博、騰訊微博與WEChat),已有超過百萬名粉絲加入,其中又以反酒駕粉絲團的意義最為重大。


▲大陸酒駕致死可判死刑,美國執法嚴、酒駕得換黃車牌。(圖/東森新聞提供)

反酒駕粉絲團於2012年5月2日成立,我們在簡介寫道,「期盼凝聚社會共識與各路社群力量,有效改善台灣的酒駕問題,別讓酒駕毀人家庭的遺憾再發生。」

公司內部對反酒駕粉絲團也曾經過一番討論,有同仁認為,媒體主動涉入新聞議題與社會事件,是否有違學院裡所教導的中立客觀......等等。

我個人認為,反酒駕粉絲團實踐了《ETtoday東森新聞雲》在台灣網路原生+社群媒體的自我期許,當我們回頭想想這是一個怎樣的年代?也難怪《1984》的銷量會持續攀升。

當大財團的布丁出了問題時,他們只要在每間報紙的頭版新聞下方登上塗脂抹粉的廣告,接著舉辦買一送一的活動。一切都過去了。正如米蘭.昆德拉筆下被可笑原諒的一切。

當我們原諒財團的塑化劑,接下來就會被餵毒澱粉,經過塑化劑一役,讓我成為一個對台灣食品安全極度悲觀的人,僅能選擇不吃同一間外食與食材來源,希望能平均吃進身體的毒素。

比起食品安全,我對反酒駕社群(會)運動相對有信心。

上週五於粉絲團內辦了一個臉書投票「如何遏止台灣酒駕歪風?(大家都能新增選項)」,並非隨機抽樣,只是讓粉絲們投票表達意見。目前鞭刑選項高達2305票,第二名是立法酒駕視同準殺人罪(625票),三、四名分別為加重刑期(405票)與判死刑(415票)。

我再度提醒各位,這次投票的母體並非社會大眾,而是在臉書機制能看到此次投票的朋友們。

不過此投票點出台灣民眾對於酒駕頻傳的幾種態度:

第一、民眾目前普遍認為酒駕刑度還不夠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反應?因為從葉冠亨一次酒駕直接、間接奪去三條人命至今,我們持續看到許多善良百姓成為酒駕下的犧牲者。大家都害怕,有一天會是我嗎?有一天會是我的親人與朋友嗎?

揉雜著恐懼與憤怒的心態,鞭刑成為一種最原始的出口。

《蘋果日報》的報導中提到《鞭刑是嚇阻酒駕的有效方法!》的作者洛杉基,卻不知有意還是無心地不去提他所寫的文章,而是用網友發言的方式將其帶過,真是可惜!

他在文中這句,「最有效的嚇阻方法,應該是效法新加坡,對酒駕肇事初犯者,處以鞭刑,再犯者則關入牢房進行戒酒醫療。」或許是兩千多人投給鞭刑的原因。

●第二、酒駕問題反映出台灣民眾對當權者的不滿

其實從反酒駕粉絲團剛成立時,就有不少人認為,如果今天撞到一位高官或立委,酒駕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一開始,我很討厭看到這種說法,不過回頭想想自己曾參與的後座繫安全帶立法過程,卻也找不出實證去反駁。

到了2013年,我對此說法的看法已從討厭變成擔心,萬一台灣酒駕竟是靠某個名人或高官、立委的犧牲而獲得解決,那才是可悲中的可悲。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張國榮沒死,我們何嘗活著?


(圖/春光乍洩劇照)


我常常不記得,張國榮在2003年4月1日從香港文華酒店一躍而下。

多數的記憶之於我,還不如張國榮在《阿飛正傳》的緩緩轉身。他在十年前的一個轉身,更動了愚人節的意義。

至少在我心中是如此。

在每屆的金馬獎,無論我是在節奏快速的編輯台裡,或是以分秒為計數的碎裂社群時光之中,正如《低俗喜劇》貫穿全劇的斷片。

過幾天就整個閃成整片白。

萬一,那些典禮的文字、數據(幾個讚、千百次的轉貼與一則則關於人性的留言)都像《不可能的任務中》,被整個一次性的燒燬,付諸一炬。(我反而喜歡台視引進影集時代,把《Mission: Impossible》翻成《新虎膽妙算》)

還會剩下什麼?

資本主義堆砌經濟規模,支撐了多數藝文產業的脈動與運行,其中能被稱為藝術或是真正美麗的人事物卻寥寥無幾。

在你死亡前幾秒,真的還會在意進了演藝圈隆乳,卻得謊稱吃避孕藥而胸部變大的女藝人,或是跟幾百個女人發生性行為,最終染上性病的男富商。

省省吧!也許你什麼都不記得,僅能流下生理性的鱷魚眼淚。(註)

在《阿飛正傳》,張國榮幾乎成了電影本身。劉德華彷彿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在他睜大眼睛英雄式的擊殺那些陌生的臉孔時,你突然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這傢伙是種象徵,他不用再走進王家衛與他那些老班底所建構的頹華場景,因為這對於電影中某種低調沉緩的流動是種破壞。

我不厭其煩地重新描述那場戲,

上海風味很濃的交際花養母則跟張國榮進行一場以時間為賭本、愛?還是佔有慾的攻守轉換?那場劉嘉玲上樓找張國榮的戲中戲,交際花養母以一種我也曾經這樣愛過的同等姿態騙了劉嘉玲,那場戲演得真好,她那我也是被遺棄者的語調唬得我一楞一楞的,直到張國榮走出場景環抱著養母,與其說像個兒子不如說像個一世紀的小情人在耳邊呢喃著一些討喜或撒嬌的話,我才知曉。

攤開近年的華語電影,很難再找到一個像張國榮一樣的演員,優雅、跨越性別還能搞定賀歲喜劇電影。

黃百鳴被記者問到,有沒有想過開拍張國榮的自傳電影,只說,「沒想過,而且有哪一位演員能夠扮演哥哥,很難找到一個人跟他很像的啦!」

誰能演張國榮,誰敢演張國榮。

「物質論基本上荒謬的地方就在它從客觀的角度出發;它把客觀的什麼東西,當作最終之解釋立場,毫不考慮究竟那是抽象的內容,(就因為它是被思想的)……」-《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華著林建國譯

張國榮離開人世十年,卻能繼續維持一票歌迷與影迷,原因很簡單。

他真的沒死,若他真的死了,我們又何嘗活過?

如同《阿飛正傳》中的這段話「一九六o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跟我在一起。我會記得這一分鐘。這是一個事實,我們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

(圖/春光乍洩劇照)

註:鱷魚流淚只是一種生理需要,因為鱷魚腎臟機能不好所以要靠流淚來排出身體多餘鹽份,而不是出於憐憫。生活中罵人家鱷魚流淚就是比喻對方為假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