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2日 星期日

低價賣內容給Yahoo奇摩的時代已經過去 除非你不想靠內容賺錢、痛恨流量


2015年愚人節當天,有位鄉民在批踢踢實業坊(ptt.cc)公民板(PublicIssue )發表了一篇《[爆卦] 溫水煮青蛙的言論自由 》,質疑為什麼Yahoo奇摩網站(以下簡稱雅虎)沒有《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等媒體的內容。

最後被眾人砲了一輪,先別說網路新聞相關業界的人,其實不少網友也知道,越來越多新聞或內容網站早就不賣內容給雅虎。

把投入成本產製的內容,用低價賣給入口網站的時代早就結束了!

你會發現,有能力靠「網路內容」營利的平台,不可能賣內容給雅虎,例如《蘋果日報》《ETtoday東森新聞雲》三立電視中天電視

以《蘋果日報》為例,黎智英布局意圖很明顯,就是讓壹傳媒快速「燒掉」報紙與雜誌,轉移到主戰場-網路。

把範圍限縮到台灣新聞媒體,目前將移動裝置、網站、影音與直播四方結合得最成熟的新聞媒體,確實是壹傳媒。而壹傳媒的網路端廣告,也是新聞媒體裡價格最高的。

(當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壹傳媒跟各競爭對手一樣,在網路經營仍有尚未解決的問題。)

若像壹傳媒一樣,要用網路內容養活公司,絕對不會想賣內容給雅虎,因為雅虎以往用低價買內容,靠著編輯組合內容獲取高流量的模式,已然消失。

更別提中天電視是台灣前五大YouTube頻道光是跟YouTube拆帳的營收,就已是把內容賣給雅虎的NNNNNN倍,更別提其他部分的營收;畢竟影音內容帶來的收益,絕對遠遠超過圖片與文字。























※圖片來源:comScore與創市際依據comScore Video Metrix®公佈2015年1月台灣網路影音流量報告

而三立電視有豐厚的戲劇與藝人資源,旗下的三立新聞網尚在流量衝刺期,更不可能把「流量」拱手讓給雅虎。

●雅虎中央集權時代結束,崩毀點來自「臉書帝國」帶來的觀看情境。 現在多數人看新聞的方式,是拿著手機或平板瀏覽臉書,看完內文頁,若是沒有興趣繼續瀏覽就跳回臉書。



這是我在《你的社群經營方式=柯文哲?還是...連勝文?》提出的「決戰內文頁」概念流量路徑從首頁(直接流量多)→內文頁(分流流量少),轉化成社群→內文頁(社群流量多)+首頁(直接流量少)的模式。

我用數據來佐證此觀賞情境:


1.臉書官方公布資料:2013年第4季,台灣約有1,500萬人每月登入臉書,其中約1,200萬人透過行動裝置登入,每日活躍用戶1,100萬人,其中850萬人是透過行動裝置登入。(資料來源:臉書)

2.在2013年3月3日發布的《創市際雙週刊第十二期》《蘋果日報》《ETtoday東森新聞雲》、臉書導流皆超過35%。(見下圖)

















過了兩年,兩間媒體的臉書流量占比勢必都超過6成以上。

再看《Mobile Metrix 提供iOS與 Android手機與平板裝置使用族群使用行為之洞察》






























這份資料清楚揭示第一名的壹傳媒(主要流量來自《蘋果日報》)與排名第二的東森國際(主要流量來自《ETtoday東森新聞雲》),每日不重複造訪人次甚至超過雅虎。

臉書像一把手術刀,劃開雅虎原本的版圖。臉書是一種透過分享而擴散的社群模式,拆解雅虎當年的「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的複合式入口網站。

我以快點TV網站為例,在2015年3月17日上線Beta後,不到一個月,單日流量已衝破20萬。關鍵在於整合電視台影音內容,配合臉書的分享擴散機制。

當然,賣內容給雅虎還是有好處,例如被雅虎使用者看到,或是增加在雅虎使用者心中的品牌印象。

台灣仍有很多媒體不想經營社群,不想靠內容賺錢,他們確實很適合低價販賣內容給雅虎。

但,這些媒體的數量正在逐漸萎縮,

最後,我引用電影《花樣年華》的一段文字,做為這篇文章的結尾。

「那個時代已過去        
   
   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 
   
   都不存在了」   
   
   一切都被禁錮在那裡了。 」


※雅虎的合作媒體名單(截圖日期2015.4.12,圖片來源:https://tw.yahoo.com)















































●延伸閱讀-公共電視新媒體部互動媒體組的謝宜紘說明Yahoo Screen的作法:

請點擊→https://www.facebook.com/gaspar.xie/posts/10206486086700664

謝宜紘分析Facebook、Yahoo與YouTube三方影音平台的不同。(已獲同意轉載,來源Youtube、Yahoo、Facebook影音收看數計算方式)

「結論就是,你的目標不同,要選擇的平台也不一樣(跟沒說一樣)。

就業務合作面來說Yahoo首選,影音一點選播放就算一次收看,另外首頁導流量的優勢很強大,合作後給長官老闆看數字可以非常漂亮。

Youtube則是最嚴格的計算方式,30秒以上的影音要看超過30秒才算一次,30秒以內的要看完整支影音才算一次,還有301防止爆衝的限制條款XD

FB算是集二家之長,影音會自動播放,使用者停住看3秒就算一次收看,還有非常方便的PROMO機制,所以一樣的影音,你放fb,自然增長會比yt好看,也可以下預算去增加收看量

我個人覺得影音平台本來計算公式就要不同,因為各取所需:)」


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蘇有朋與吳奇隆若想鮭魚返鄉 林心如《16個夏天》是一個好模式


《16個夏天》看來是2014年最叫好叫座的台灣自製戲劇,跟徐譽庭主導規劃的《妹妹》,應是金鐘五十的兩大熱門。


《16個夏天》劇照。(圖/取自16個夏天臉書粉絲專頁)


我在敲打鍵盤的當下是11月5日,這一天中天綜合台晚上8點要播《非緣勿擾》第一集。

《非緣勿擾》預告畫面,取自:http://bit.ly/1x753Qb


兩件事情看似八竿子打不著,卻有著極深的關聯。

《非緣勿擾》是中國大陸和台灣合拍的都會愛情喜劇,蘇有朋擔綱男主角、製作人與台灣元素。

先前跟幾位電影圈朋友聊天時,討論到蘇有朋、吳奇隆與林心如三人,這三人都是1970-1980年出生的演員,現在都有擔任製作人或出品人的經驗。

林心如回台灣,促成了《16個夏天》。

蘇有朋跟吳奇隆未來有沒有可能回台自製戲劇呢?我想,對這三人而言,在大陸擁有高知名度與高價酬勞,已非難事。

難處在於獲得認同。林心如與《16個夏天》團隊用行動告訴大家,台灣市場還有許多可能,只是還沒被發掘。

這件事的意義遠超過收視率數字。

蘇有朋今(2014)年擔任台灣電影《甜蜜殺機》男主角(導演為連奕琦),跟林依晨共同詮釋台灣少見的喜劇警匪片類型,從參與宣傳的積極程度,不難看出「鮭魚返鄉」的可能性。

面臨台灣、中國大陸與香港的娛樂市場競爭,台灣仍有某些自身文化積累的優勢,在台灣市場獲得認同,在香港或中國市場都是加分。

說得直白些,台灣的經濟體規模遠不如中國大陸,但還有幾件事情,台灣行,中國大陸還做不倒。例如: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能擴大或限縮文化創意的發展。舉個簡單例子,金馬獎在華人世界的分量大於金雞百花獎,跟言論自由脫離不了關係。

我今年6月到中天電視新媒體事業部的社群媒體中心工作,短短5個月,在電視台內最強烈的感想就是,「為了台灣的網路、媒體、文化與文創產業著想,有能力的台灣人應該要全力投入自製戲劇。」

台灣內容型網站的下一步極可能落在社群影音,台灣電視台轉型時若缺乏自有內容,百分之百淪為下一個被淘汰的入口網站。

《16個夏天》回頭映證了內容為王的古典美學,即使對AC尼爾森收視率調查有諸多不信任,但我相信《16個夏天》確實在台灣電視圈引起不少討論,更是一部受歡迎的電視劇。

即使讓網路溫度計做一個《2014台灣十大偶像劇》,或請Gene (黑貘)分析一下;我猜想《16個夏天》在社群數據的表現,仍是今年台灣戲劇的領頭羊。

提到自製戲劇,大家第一個會想到三立電視台。三立在2013年自製戲劇1500小時,佔台灣整年度戲劇拍攝量高達7成,2012 年,自製戲劇的總營收達15億元新台幣,約佔三立當年營收 的27%。(數據來源:《【彭博商業周刊每週精選】三立電視台,不務正業最賺錢》)

三立電視在自製戲劇最強勢的部分,是將整個產業鏈結的營運模組串接好。我相信包括中天電視在內的各家大型電視台,都在思考或執行「自製戲劇」。

不朝自製內容邁進,台灣多數電視台最後的命運,不是被外國或中國大陸資金吃掉,就得走向倒閉之路。

電視頻道是假的,內容才是真的。

《16個夏天》告訴各電視台,即使三立電視擁有自製戲劇的豐富經驗,只要「戲不如人」,在收視率與社群數據就會敗下陣來。

東森戲劇台能買中一部《奇皇后》,卻很難連續買中三檔戲都有《奇皇后》的效果。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策展者選稿品味=社群靈魂


最近跟朋友聊起「內容性-臉書粉絲社群」的互動數字與粉絲數對比消長,我第一句就哈拉說,如果還在怪演算法,就沒啥必要了。(這跟男人劈腿一次就會第n次的道理一樣啊......)

接下來演算法一定會繼續調整。只要你把「內部或自己需要」的互動數字帶到領先集團(自hIGH也不錯)。

以網路媒體來說就如 Yahoo!奇摩新聞、 蘋果日報或 ETtoday新聞雲,大致上演算法怎麼改,都不是問題。這三間媒體如果唉唉叫,其他人也不會嘻嘻或哈哈到哪裡去。

總之,在多數情況下,真正的網路戰要努力天天打安打,而不是天天都想賭一發大的全壘打。

1.有強勢主站的人,我羨慕你,請多多利用。少利用就是你不對啦!有很多社群通路因為各種原因,缺乏一個強力主站,主站即內容即強力燃料。

中天快點TV就是缺乏一個強力主站的好例子,不過她(對!女性社群,嘿嘿!)擁有電視台的特殊資源(戲劇節目偶像等等......),與網路媒體式的社群操作,所以互動數字從4月開始,就維持在一定水準。

即使如此,若有強勢主站,更能打通任督二脈。

2.po文策略與選稿品味還是關鍵,一天能選到幾則「安打」文,一星期能在社群打中幾次「甜蜜點」,創造的互動感是啥?都考驗社群經營者的思維與價值。

長期累積下來,必然會影響社群經營的成果。

聽起來很廢,不過有多少人認真去思考自己的po文策略?進而去改變?

我覺得共筆制是個很好的方法,找三個不同品味個性的人或畜生,互相激盪,混搭出一個特調。

3.經營社群就是你要什麼、內部組織要什麼,老闆要什麼、粉絲要什麼與臉書要什麼的綜合遊戲。

列一張「要什麼清單」,是個不錯的方法。

要導流?要品牌?要錢?要導購?要擴散?要爽(我最喜歡這答案)

4.玩心很重要,社群工作只能持久不能早洩。有玩心才有佛心,開心才能更專心。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接受布朗琪(BRUNCH)的原則性口氣 這是一間用心的早午餐店

姚南宏

最近在朋友臉書看到《台北必吃早餐店 早餐控絕不能錯過的8家城市早餐們》,文章介紹了好初早餐 跟 灣島-呷早頓 。

吃早餐沒啥對錯,爽就好。

但我這個來兩年的偽板橋人,實在看了太多篇推崇好初早餐的文章;這代表行銷推廣與產品內容之間,好初有做到一個平衡點,以達到「某種水準」的早餐搭配社群口碑,形成龐大的「人流」與「字流」。

所以,像這類型的觀光客推薦食記裡,提到板橋就會冒出好初早餐。

今天介紹的布朗琪(BRUNCH),處理食物的水準就遠遠超過好初早餐跟灣島-呷早頓 。

接下來我整理了網友對於老闆娘的質疑:

1.不愛笑-嗯...我活到這把年紀,看了無數個叫我帥哥的早餐店老闆娘,微笑是一種服務態度,料理食物是一種職人精神。端看你的取捨。

2.料理時間較長-很簡單,慢工出細活,一分錢一分貨,一分鐘一個活,這間店的態度比較用心啊,試著在旁邊觀察料理過程,了解一下等待的理由。


其實很多餐點都不適合外帶,布朗琪的菜單會規定那些餐點只能內用,老闆娘會直接告訴你為什麼。我個人是覺得還挺有原則的。

至於價位,真的不算低。但是用同樣的錢,在好初早餐、灣島-呷早頓與布朗琪選一間,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布朗琪。

↓碎念:為了寫這篇,還特地去外帶一次來吃,但生菜沙拉滲了不少水出來,拍起來很像燙青菜,也證明了,能在店裡吃就在店裡吃,餐點比較美味啊。


附上三部落客文章,沒啥,就是想附著,與SEO等偉大原因無關。



《食記》板橋布朗琪早午餐BRUNCH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為何台灣版的《步步驚情》讓大陸戲迷如此羨慕?

姚南宏
《步步驚情》7/4晚上8點開始在中天綜合台播出,這次出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先在當地電視台看過的大陸戲迷,竟然紛紛跑到中天電視官方微博表達羨慕之意。

沿著在上一篇文章「從《爸爸去哪兒》收視率破1 看台灣電視的下一哩路」,觀眾在網路把電視的內容看完,根本跟人類已知用火一樣,是早就發生的事情。



為什麼中天版的《步步驚情》能出現產品差異化?

原因很簡單,中國大陸的廣電總局審查,讓當地電視台播出時刪除了所有與穿越有關的內容。

於是陸版的邏輯就變成,「張曉是在一個步步驚心電視劇迷,誤以為自己是劇中的女主角。」

因為原本戲中想要扣住《步步驚心》的環節,便一個一個脫落了。或許你會說,不就是一個戲的版本與剪接,有必要特別寫一篇文章嗎?


▲《步步驚情》劇照,吳奇隆。(圖/中天提供)


                                          ▲《步步驚情》劇照,劉詩詩。(圖/中天提供)

套句批踢踢實業坊(ptt.cc)鄉民的留言,廣電總局讓大陸觀眾知道,能自由看戲的好處。
話說回來,我上次在某一個討論社群端戲劇議題發想的會議中,被不只一個女同事質疑,
「你有看戲嗎?」、「你有把戲看完嗎?」

這就是一種戲迷的鬥魂!感覺真像九孔在大悶鍋那句,「你有受過____的專業訓練嗎?」
我個人認為,台灣的「戲迷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或許有些電視台已經意識到,戲迷跟粉絲是「部分重疊」卻有「顯著不同性質」的兩群人。

以剛落幕的兩岸男神榜活動與中天電視舉辦的《最美的時光》結局三選一為例,讓我見識到男偶像的驚人魅力:

李敏鎬台灣第一fansclub-★命中敏鎬-minho in destiny 除了讓粉絲接受到偶像即時訊息,甚至提供類似電商式的偶像商品寄送服務,若要比精準行銷,誰能強過這個擁有超過67萬會員的粉絲團?

《最美的時光》結局三選一吸引了將近1萬2千名粉絲投票(臉書+微博),小哇粉衝著鍾漢良的簽名照而來,這力道讓我印象深刻,有人甚至因為抽不到簽名照,寫信問候我全家。
這又延伸一個問題,當粉絲跟著偶像走,戲迷得跟著誰走?導演、編劇、電視台還是偶像?
我目前的答案是:跟著內容的誠意走。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你曾跟《求婚大作戰》的山下智久一樣後悔過嗎?

PS:這是為2014兩岸男神榜(活動到6/30截止,想抽iPhone5s的朋友請點我。 )寫的文章,發表於《ETtoday東森新聞雲》

前同事黃郁棋在2013年1月23日寫了篇《自稱人生無悔的傢伙,若非激進份子就是吹牛大王》,說真的,任何公司遇到這類型文章,都應該讓它永遠被保存。畢竟這類型的意見不是天天都有,也能顯示出一個團隊面對意見的態度。

想看的人請移駕,巴著「無悔」二字,我要聊聊《求婚大作戰》這部日劇,在南韓的演藝工業整個改變亞洲娛樂事業版圖後,日本偶像在台灣的受歡迎程度相對淡了不少。從此次2014兩岸男神榜的投票情形,亦能略知一二。



▲三上博史飾演的精靈,幫這部戲增色不少。(圖/翻攝網路)

《求婚大作戰》在我心中一直佔據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並非演員的演技讓人多激賞,或是女主角長澤雅美的美貌多吸引人;而是這部作品點出了愛情與人生的一個無解問題-若是你我在過去做了一個與當下相反的決定,一切會變得更好嗎?

有趣地是,跟身邊不少友人聊過,有共鳴與感覺的多是男性。因此,喜愛韓劇的女性部落客直接批判《求婚大作戰》是個大爛劇,似乎也不會讓人如此意外。

畢竟男主角真的是把影響自身靈魂一輩子的愛情搞砸了,換做一般人只能後悔或埋藏在心裡過完一輩子,獲得回到過去的機會,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特權。

每當男主角喊出「哈雷路亞~Chance!」我的心中都有一股莫名的哀傷,就像看到《挪威的森林》直子上吊後,男主角無止盡的向前步行,那條《德州巴黎》(Paris, Texas)的無止盡公路。

後來仔細想想,我當時處於一個稍微接近混沌的狀態,沒有確定的人際關係與工作領域想像,好像除了本能,也找不到另外的可能。


▲山下智久在《求婚大作戰》。(圖/翻攝網路)

總不能隨意大喊「哈雷路亞~Chance!」吧。

總之,回到過去是一件讓人很糾結的事情,就不要抱怨《未來的選擇》跟《求婚大作戰》都
採取開放式結局,能回到過去已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一次性的人生怎麼會擁有二次性的機會呢?想通了這一點,或許比較好吧?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合法的18K爭議與違法的20K道德











我在2013年1月6日在臉書邀了一篇文章《年輕人,你可以選擇拒絕:關於我在台灣農夫的18K日子》《ETtoday東森新聞雲》於2014年2月13日收到署名日月潭農產運銷合作社王順瑜的信件,希望能刪除這篇文章。

經客服部同仁轉達,王先生提出六點澄清補進原本的文章。同樣的,澄清稿裡放上張讀行的原文,讓讀者無論看到哪一篇文章,都能同時看到雙方的說法。



我必須得說,在《ETtoday東森新聞雲》流量超自然成長後,扣掉入口網站的Yahoo!奇摩新聞,目前跟蘋果與聯合三強鼎立,無論是Alexa、comScore都呈現同樣態勢。

被讀者監督的次數與強度與日俱增,是網路媒體走向領先群的必經之路。

回到《年輕人,你可以選擇拒絕:關於我在台灣農夫的18K日子》,我個人認為此文探討了三件事情:

1.合法體制下的低薪

2.一年一聘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或許能短暫改變就業率數字,背後有許多現象更值得我們深思。

3.派遣制造成的負面影響

最近有一位媒體前輩在臉書對我說,新的媒體從業人員越來越爛,薪水才越來越低。

我倒認為,在網路媒體工作5年以來,自己看到不少優秀的網路媒體工作者,這些人危機感很重,而且更有彈性與改變現狀的想法。

政府、媒體與公司都應接受更透明的監督,有時合法只是合於舊有制度,不代表對錯,曾經在經濟起飛時代拿過高薪的人,也不見得比下一世代來得優秀。

正如財經專欄作家李柏鋒評論中研院執行長邵廣昭心疼2萬8助理 詐67萬給他加薪》這則新聞時所寫

這是「制度殺人」,邵老師是難得一見的好老闆。如果是一個苛刻的老闆,大可不必違法給自己的助理加班費,畢竟政府現在的制度就是那樣,給一個認真盡責、隨時待命加班的研究助理兩萬的月薪,竟然才是合法的。-在台灣的政府機關,老闆要幫員工加薪只能違法?

讓讀者有機會探討「合法的18K」爭議與「違法的20K道德」,是ETtoday東森新聞雲身為網路媒體的職責之一。
很多人面對批評,第一個想法就是刪掉它!但是這樣真的有用嗎?以《Sony相機廣告美照竟用Canon拍 網友抓包PO出證據!》為例,它只是沒有存在當初發表的網站PC版(因為行動版還留著),最終仍被網路儲存而永遠存在。



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國民黨第一次兵推掉六席 賴清德朱立倫柯文哲三分台灣

台灣人對政治越來越冷感,網路讀者用滑鼠投票,點擊政治版面的數字逐年下滑。在待過的媒體裡(兩家網媒,一家新聞台)觀察內部也不難發現,扣掉負責政治線的記者,多數7年級中段班後的媒體工作者對政治亦是冷感,程度不下於一般民眾。

TVBS新聞台28日公佈2014縣市長民調數字,為年底的七合一選舉添了第一次柴火。國民黨掉了6席,讓人聯想到1997年那場「地方包圍中央」的縣市長選舉。不含當時的台北與高雄兩直轄市,國民黨被民進黨拿走幾個戰略據點,包括台北縣(新北市)、台中縣市(台中市)與基隆市。

1998年的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陳水扁在台北市長選戰輸給馬英九,並於2000年總統大選擊敗分裂的藍營,完成台灣首次政黨輪替;謝長廷在高雄市長選戰逆轉險勝吳敦義。
北藍南綠的形勢就此底定長達16年,國民黨攻不下高雄市,民進黨拿不回台北市。

此時此刻說「賴清德朱立倫柯文哲三分天下!」半則誇飾,半則有跡可循。

扁神與馬神早已「除魅」,若是經歷過他們人氣最高鋒的時刻,用神稱之,一為貼切,二來諷刺。待台灣民主化到了成熟期,造神運動方有消退可能,這跟拿鞋子丟政治人物的道理一樣。

換個寬容的角度來看,造神蘊含著品牌、符號與議題設定等要素,若你不是「神之才」怎麼造都是一塊木材。

無論你喜不喜歡政治新聞,這三位縣市長候選人都會牽動著我們的未來。

●賴清德的支持度=78% ,此數字已超越好感或支持的層次,進階成一種期待;除非有啥詭異的大事發生(例如他要直接跳級選2016年總統),對手要在縣市長選舉贏過他,比山貓隊挑戰NBA總冠軍還難。


▲大澤隆夫(圖左)與台南市長賴清德(圖右)相見歡。(圖/威視提供)

●北朱南賴!在後馬英九時期,朱立倫是藍營的新希望,對馬英九失望沒關係,反正接下來有朱立倫。

67%支持度看起來僅次於賴清德,但是請別忘記,就統計意義上,新北市是一塊很特殊的地方,能在新北市拿67%,自然有挑戰總統大位的實力。
朱立倫28日的發言,也測了一下選總統的水溫。

春節年假只休6天 朱立倫重批「僵化的政府」

2兆雙星是夢魘! 朱立倫:慘輸南韓大陸關鍵


▲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17日進行總召交接,朱立倫與蘇貞昌臉上都帶著笑容。(圖/記者孫曜樟攝)

對於藍綠兩大陣營來說,拿新北市才有得台灣的可能,新北市的意義就如同總冠軍賽的第一場,非拿不可。

有趣的是,民進黨推出的新北市長候選人游錫堃對上朱立倫輸42%,對上侯友宜輸32%,這場仗要怎麼打?考驗民進黨內部的智慧。

●柯文哲代表顛覆的第三勢力

在台灣的直轄市長選舉史上,第三勢力幾乎等於魯蛇(Loser)。直到柯P的出現才打破此不成文規矩,正如25萬白衫軍上凱道替洪仲丘發聲,民進黨被拆解為其中之一。柯P已證明自己有政治魅力,能在大眾媒體與網路世代之間設定議題。



▲柯文哲現象能否撼動選舉結果,內容(政策)與社群的互動牽引將成為關鍵。(圖/東森新聞提供)

只要不加入民進黨,與連勝文的對決,應該會如民調所揭示的態勢呈現五五波。

民進黨願意配合柯文哲體系,才有可能拿下藍營的重要山頭。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千言萬語》菸給妳,記憶呢?

《千言萬語》我一開始以為是專講愛情的片子,畢竟鄧麗君的《千言萬語》,很難讓人忘記,當然依我的年紀,應該常聽的版本是王菲。

這跟年紀無關,也跟時代無關,跟殖民地屬性有關。

又回到平行剪接的範疇了,由說書人(莫昭如的獨白劇)帶出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直至六四天安門的的香港社會運動脈絡,DNA螺旋的編輯方式中,觀眾看到一組絕無僅有的演員組合。李麗珍、鮑起靜、李康生、黃秋生以及謝君豪。

通常大家會提起《千言萬語》往往都會說這是一部讓李麗珍轉型的電影,不過讓台灣觀眾印象深刻的人恐怕還是李康生吧!那個壓抑憂鬱的台籍少年偽裝成香港人,出現在一部如此重要的香港電影,而且難得地並非蔡明亮的李康生,或是蔡明亮的李康生的李康生,而是許鞍華的李康生(雖然看來看去還是很蔡明亮的李康生。)

李康生非常適合演出《千言萬語》的角色,我所想到的場景,是他所飾演的李紹東將煙拿給蘇鳳娣的鏡頭,那場戲好,因為李康生就像是會選擇這種方式離開的人。

對於一個社會而言,最重要的是記憶,最不重要的也是記憶。前幾天看到有人歇斯底里地大喊警察打人的鏡頭與聲音,看了實在很煩,而且在鏡頭上鬼叫的人可能跟我差不多年紀,別鬧了!對於台灣而言現在已經不是用社會運動謀求政治利益的時刻,你們是一群走錯場次的演員。

目前台灣要去執行的社會運動是針對國家本身,並非福利國家所造成的現象,也就是第三部門幫了台灣政府最大的忙---在各項不足之處所提供的協助。



許鞍華的《千言萬語》比起藤井俊二的《青春電幻物語》更多了公領域時序以及私領域,藤井的寫實迷幻固然有魅力,許鞍華處理時代脈動和私人情感更是高招。我認為,處理影像最重要的部分是節奏,這跟身體的慾望一樣,當下不會騙人。
蘇鳳娣的失憶扣住了香港社會的失憶,因為人民是健忘的,而個人的記憶卻怎麼丟也丟不掉,不同的記憶身處在不同的時序,不同的記憶有不同的愛情,不同的記憶讓人置身於不同的時代。

先前看過的陳果的香港三部曲,現在又看了《千言萬語》,跟親愛的香港同事聊起的類似電影時,他提了萬仁的台灣三部曲(《超級市民》、《超級大國民》以及《超級公民》),我希望能有一部電影是可以描繪關於台灣時代記憶的電影,我個人也對這樣的題材很有興趣。

想想看,我們如果把所謂的牽手護台灣、紅衫軍(我想辦法挑了兩個)以及其他爛透的政治戲碼,放進電影裡,警察打人啊的歇斯底里叫聲,真是令人感到厭煩。我不懂,跟我一起經歷疏離的電影、政治冷漠以及媒介變化的同世代人類,為什麼還會相信那樣的政治利益下的社會運動,兩黨都是啊!

看了《千言萬語》,你想到什麼?我想到在第三部門之外的社會運動究竟應該是什麼?
絕對不是明天的那種,也不是為了政治酬傭而聚集的活動。黃秋生飾演的甘神父以禁食表達自己的信念,在電影裡有句台詞說,「現在做的很多事情不是明天就看得出來,說不定到死都看不出成果。」

最後引用王凡西(流亡英國的中國托洛斯基主義者,寫有《雙山回憶錄》,我跟他不熟是資料)說過的一句話,「知識初戀對一個人影響最深。即使日後產生懷疑,影響還是一生的。」

原文寫於2009年 05月 27日  00:23